东盟头条南宁8月16日电 2024年8月16日, “广西新质生产力——生物氢能高质量发展研讨会”暨 “含水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及氢醇动力系统”科研成果发布会在中国广西科学院成功举办。本次会议由广西科学院、武汉理工大学、金山高科集团共同主办,旨在展示中国生物氢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趋势,助力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。
会议透露的消息称,由广西科学院、武汉理工大学、金山高科集团研发团队经过多年的科技攻关,“含水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”取得了重要进展,基于该技术开发的氢醇动力系统点火并带负荷成功运转,实现了“用氢不见氢,氢不储不运,可靠便捷低成本”,是一项符合中国“建设清洁低碳、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”战略、有望在短期内实现产业化的高效“绿氢”制备和利用技术,结合联合研发团队开发的非粮生物质原料低成本、清洁高效制备乙醇技术,形成产业链闭环,对中国的现代能源体系建设具有战略意义。
广西科学院党组书记、院长元昌安强调,推进绿色低碳改造、构建绿色制造体系、培育壮大绿色产业是当前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重要任务,未来将立足广西资源禀赋重点加快推动绿色低碳产业的发展,持续打造产业竞争新优势。同时,广西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,发展生物能源符合东盟各国的实际发展需要,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,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生物能源供给的便利地,共建“一带一路”清洁能源新格局。
武汉理工大学副校长张笛指出,生物氢能作为一种清洁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,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。它不仅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,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,还能促进能源结构的多元化,提高能源安全水平。因此,加强对生物氢能技术的研究与开发,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。
长期从事生物炼制技术研究、倡导发展生物经济的清华大学教授李十中提出,广西要发挥水、热、土资源条件匹配,生物质资源丰富的优势,从利用自主创新技术改造传统甘蔗产业入手,通过糖醇联产实现糖厂“产品多元化、原料多样化、生产全年化”,既保障高品质食糖供应,又满足绿色氢能的原料需求,还能显著提高糖厂经济效益,为经济绿色转型做出示范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、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严新平指出,目前中国国内众多沿海城市正在加速发展氢能产业,并在通航工作船、观光旅游船、港口装备等场景开展以氢为动力能源的示范应用,而应用推广需要解决氢的来源和成本问题。严新平建议,本次发布的“含水乙醇重整在线制氢技术及醇氢动力系统”可以选择各大港口作为应用场景,利用该系统解决传统氢能制氢用氢工艺复杂、储运成本高、安全性差等技术应用问题,为生物氢能的规模化利用提供典型的应用示范及推广。
研讨会上,多位行业专家和企业家围绕生物氢能产业的发展趋势、技术创新、政策环境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务实交流,一致认为在“双碳”战略的推动下,中国生物氢能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,生物氢能作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解决了目前采用高压储氢技术路线所面临的可再生氢来源、加氢基础设施两大瓶颈问题,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。
广西科学院、武汉理工大学、金山高科集团共同表示,将继续推动技术创新,加快生物乙醇制氢和氢醇发动机技术产业化;并加强与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希望政府相关部门支持生物氢能产业发展,并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生物氢能产业的应用和推广工作,为早日进入绿色低碳新时代贡献力量。
清华大学、广西大学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、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信厅、柬埔寨驻南宁总领事馆、山东青岛市政府、广西柳州市政府、广西贵港市政府、广东佛山市南海区政府、广西可持续发展促进会、国家能源集团广西电力公司、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公司、广西环保产业投资集团、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、崇左市科技局、中国氢能产业控股、玉柴集团、东风柳州汽车、南京金龙客车、柳州菱特动力科技、佛山飞驰汽车科技、赣锋锂业广西公司、中恒天汽车、越南北方升龙汽车等政府部门、高校院所和企业的100多位领导和专家出席了本次研讨会。